真不知道,国家队挑选队员的标准是什么?CBA球迷都知道,广厦的“胡金秋+孙铭辉”组合堪称联赛最强内外线搭档!可一到国家队,画风就变了——胡金秋稳坐主力,孙铭辉却总被“忽略”,只有杜峰指导带他打过国际赛。其他几届教练为啥不用孙总?难道实力不够?真相其实在教练组的“长远棋局”里!国家队选人从来不是“谁强带谁”,主教练得盘算老、中、青三代搭配。全用26-30岁的巅峰球员?短期成绩可能亮眼,但未来5年谁接班?年轻球员没大赛历练,断层危机分分钟来袭!就像女篮的刘禹桐,不是她不够猛,而是韩旭、李月汝、张子宇等中锋位置人才扎堆。国家队名额有限,教练只能选最适配体系的1-2人。孙铭辉的情况同理:后卫线有赵继伟、赵睿、胡明轩等老将压阵,还有廖三宁等新星要培养。孙总实力绝对顶尖,但风格和年龄(28岁)恰好处在“过渡层”——拼经验不如老将,拼潜力不如00后,位置就尴尬了。说白了:国家队不是俱乐部,“即战力”只是入场券,阵容结构、年龄梯队、战术兼容性才是终极考题!球迷觉得“谁行谁上”,教练想的却是“未来5年谁还能打”。你品,你细品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