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色列挑战“一个中国”,不到24小时,外交部:支持巴勒斯坦建国 7月25日,以色列议会内掀起的政治风波震动东亚。三十余名议员联署的声明中,“支持台湾加入世卫组织”的字样格外刺眼。这份声明迅速通过外交渠道传至北京,成为中以建交33年来最严重的政治挑衅。 讽刺的是,仅仅半年前,以色列外长萨尔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还信誓旦旦:“以方将继续坚持一个中国政策”。 以色列为何在此时挑战“一个中国”原则? 有分析人士指出,这一行为背后隐藏着多重动机。 一方面,以色列极右翼势力试图通过“挺台”议题博取选民支持。 据报道,以色列执政党内部正在秘密推动一项“台以科技合作法案”,试图将台湾作为对抗中国在中东影响力的重要支点。 另一方面,台湾作为以色列军火的第二大买家,2024年双边军火贸易额达12亿美元,其“金元外交”的诱惑也不容忽视。 然而,以色列的算计显然低估了中国的决心。 中以建交33年来,双边贸易额从1992年的2.3亿美元飙升至2024年的227亿美元,中国已成为以色列的全球第二大贸易伙伴。 但如今,以色列议员的涉台行为不仅导致中以自贸协定谈判被迫搁置,更让两国关系面临“政治基础崩塌”的风险。 以色列试图在中美之间‘走钢丝’,但这次的平衡术显然失败了。” 对以色列的涉台挑衅,中国外交部门的反应堪称“闪电式”。 7月25日,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记者会上不仅重申了对“一个中国”原则的维护,更将话题转向巴以问题,明确提出支持联合国召开落实“两国方案”的高级别会议。 这一表态,被解读为“以巴勒斯坦问题反制以色列涉台行为的外交组合拳”。 值得注意的是,中国的立场并非孤立发声。 早在2024年7月,中国就曾成功斡旋巴勒斯坦各派在北京举行和解对话。 而此次支持“两国方案”的表态,既延续了中国在巴以问题上的一贯立场,也被视为对以色列外交挑衅的有力回击。 以色列议员的涉台声明,不仅激起了中国的强烈反应,也在国际社会掀起了波澜。 据报道,至少20个国家在7月25日当天联合向联合国提交了一份紧急决议草案,呼吁立即停火并保障加沙人道主义通道。 其中,值得注意的是马克龙的“巴勒斯坦建国”承诺,被媒体称为“西方阵营对以色列政策的分裂性转折点”。
评论列表